<臨床情境>
55歲男性,來診為呼吸急促,心跳93/min,呼吸20/min,血壓110/72 mmHg,SpO2 72%,體溫35.3 °C,意識清楚
主訴:漸進式的全身無力一週
過去一周來越來越沒力,反應也變慢
沒有發燒、畏寒、咳痰、呼吸喘等其他症狀
腸造廔大便正常,無血便、黑便
在檢傷時血氧下降
病史:
兩個多月前因為巨腸症有開刀做造廔,六年前胸腺瘤做過放射治療
理學檢查:無明顯異常
<初始醫囑>
抽血:CBC/DC, Sugar, Na/K/Cl, ALT, BUN/Crea, TropI, CRP, VBG
檢查:ECG, CXR
處置:IV lock, O2 mask 6L/min
★ 血氧儀(pulse oximeter)的陷阱:
1. 儀器:用自己的手測試、換個位置測量
2. 病人:如異常波形(waveform)、MetHb/SufHb、嚴重貧血、指甲油等
3. 處置:給予氧氣,並抽動脈血確認
低血氧症(hypoxemia)的鑑別診斷
給氧會改善:hypoventilation、V/Q mismatch、diffusion limitation
給氧效果差:shunt
Hypoventilation:可能是腦部(drive)、神經肌肉或肺部的問題
V/Q mismatch:如肺栓塞、COPD、asthma、痰塊阻塞、肺炎等
Diffusion impairment:肺水腫、肺挫傷、COPD、間質性肺病等
<臨床線索1>
CXR
與2016年的CXR(下圖)比較,左側的腸子更脹了,可能是因為pseudo-colonic obstruction慢性腸脹,或放射治療造成的phrenic nerve palsy
<臨床線索2>
今年二月的肺功能檢查結果:
可看出是限制性肺病(restrictive lung disease),可能是內在或外在原因,但內在原因通常都會先低血氧才高二氧化碳,外在原因常見則為hypoventilation
<臨床線索3>
抽血報告如下:
呼吸性酸中毒,就是二氧化碳堆積,以下為常見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原因:
<入觀察室>
診斷:高二氧化碳血症導致意識不清,巨腸症術後
安排Brain CT C-, chest & abdominal C+/-
藥物:Moxifloxacin 1pc ST+QD、Aspirin 1pc ST+QD
收胸腔內科等住院
<臨床進展>
家屬說病人更叫不醒了,換上BiPAP之後效果似乎不好
追蹤的抽血報告如下:
此時,發現病人數年前曾有過重症肌無力(myasthenia gravis, MG)的診斷,但已經很久沒有吃藥治療、也沒有回診追蹤,如果是MG crisis發作可以解釋他的hypoventilation with CO2 retention,因此會診神經內科
<神經內科回覆>
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呼吸衰竭,懷疑重症肌無力惡化,停用moxifloxacin,給予pyridostigmine,住加護病房並安排血漿置換術(plasmapheresis)
<最終診斷>
高二氧化碳血症,疑重症肌無力危象
★ 重症肌無力危象(myasthenic crisis)
定義:重症肌無力惡化至需要插管或正壓呼吸器,原因如呼吸肌無力,或上呼吸道阻塞、吞嚥困難等
表現:眼瞼下垂、複視、核間眼肌麻痺(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, INO)、延髓性肌肉(bulbar muscle)無力、近端肌肉群無力等;約10-25%病人同時有胸腺瘤
誘發因子:感染(佔三成)、手術、懷孕、藥物調整、未按時吃藥、貧血等
應避免的藥物 ★★★
肌肉鬆弛劑(插管前):non-depolarizing(如Rocuronium)可以減半劑量, depolarizing(如Succinylcholine)要增加1.5->2mg/kg
治療:監測呼吸型態、正壓呼吸器、治療誘發因子、給pyridostigmine、高劑量類固醇(60-80mg QD)、血漿置換或免疫球蛋白、訓練拔管
留言
張貼留言